安全感與陌生感中間灰色地帶的信任與寄託
IMDb~8.0 / 豆瓣~8.5 / 爛番茄~97% / 爆米花~93% / ★★★
威廉赫頓38歲時就因【戰地軍魂】而登上影帝的寶座,有點僥倖有點幸運成分,因為他後期的作品很明顯地其實更好更酷更有代表性,但他因早早就是影帝身分了,所以往後拍的任何片子都因此變得好看起來和更有份量了,他就是那種典型美國人的形象,無論在1957年【桂河大橋】的突擊軍官,或是1955年【生死戀】的戰地記者,或是1960年【蘇絲黃的世界】的西方畫家,還是1955年【野宴】的異鄉過客,都讓人留下永恆的印象非他莫屬,他給人一種在安全感與陌生感中間灰色地帶的信任與寄託,在不是傳統的那種溫文儒雅裡散發他特有的光明正派,總是讓銀幕發燙、讓全世界都視他為偶像,直到很老的時候仍能因1976年【螢光幕後】的老練演技再獲奧斯卡提名。這部軍事電影基本上是發生在一個密閉戰俘營裡,沒有戰爭動作的大場面,也是多虧了比利懷德這位好萊塢編導長才,透過機智與與幽默的劇情傳達出一種深刻的人生意境,把整個沒有女性角色的陽剛電影拍得如此扣人心弦,在人性的叢林裡除了要保護自己還要發揮勇氣,我覺得那不是英雄氣質,而是百分之百的眼前現實。
★威廉赫頓 ★威廉赫頓 ★1954奧斯卡最佳男主角
1953【戰地軍魂】 Stalag 17
IMDb~8.0 / 豆瓣~8.5 / 爛番茄~97% / 爆米花~93% / ★★★